你看,以前的不毛之地现在花红柳绿,我们居民又多了个休闲的好去处。
家住老武九铁路边上的居民刘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建设五路至工业三路段口袋公园改造工程已完成进入养护期,正式对外开放指日可待。
刘先生说的这个口袋公园是青山区新沟桥街道推动环境品质提升的重要成果之一。
新沟桥街道是青山区“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中“滨江红城片区”的主体街道之一,去年街道固定资产投资近30亿元,全区排名第一。今年以来,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要求,准确把脉老旧小区集中的区域特点,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动老城区环境品质提升,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7月5日,为推动全区夜市规范管理,青山区城综办组织11条街道分管领导和公管办负责人齐聚新沟桥街道管辖的工业三路路段,现场观摩烧烤夜市规范管理成果,听取经验做法介绍。
△规范管理后的工业三路烧烤夜市,下午6点左右开始出摊。
在工业三路烧烤夜市,每家店面门前都铺设着整块的灰色地垫;24个轻巧的栅格不锈钢木纹花厢有序立放在人字沟边缘,花厢内的南天竹和金丝桃树苗含苞待放;花箱与店铺之间的人行道上,摆放着统一样式的红色餐桌,食客来来往往。老幺烧烤店店主说,“自从夜市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食客们都很满意,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而在此之前,工业三路烧烤夜市是老牌的美食街,因为无序经营带来的油渍污染、噪音扰民、交通堵塞等突出问题,屡屡遭到居民诟病。
今年5月底,新沟桥街道组织人员赴淄博考察学习调研,深受启发,制定了工业三路烧烤夜市规范管理方案,开启烧烤特色街区“颜值”提升行动,打造新特靓丽的“好吃街”。一方面,依托新成立的烧烤商户协会组织商户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维护环境整洁的意识;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定点经营、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回收、统一自治制度。
为解决油渍污染路面问题,新沟桥街道办事处出资近3万余元,购置统一尺寸的地垫,并对沿街树穴和破损地砖进行了修整,美观且便于清理的效果立显。
随着一项项针对性措施的落地,昔日脏乱堵的工业三路烧烤夜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家住25街坊的居民吴女士说,烧烤夜市整体环境跟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看上去比以前舒服多了,希望能够保持长久。
7月7日,位于新沟桥街道老五九铁路原址的一个口袋公园进入养护期,预计11月正式对外开放。该口袋公园占地20600平方米,是武昌文化长廊建设项目的一部分。
口袋公园内有绿道、休闲驿站、文体设施等,串联起青山江滩、和平公园、青山公园、戴家湖公园四颗绿色明珠,成为提升辖区环境品质功能,服务周边群众休闲锻炼的一个新去处。
△老武九铁路空置地块改造前。
原武九铁路北环线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其中建设五路至工业三路段穿越新沟桥街辖区。老五九铁路北环线拆除后,开始实施武昌文化长廊建设。2023年,新沟桥街借力该工程,申报了辖区空置地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并举全街之力加以推进。
街道成立武九管廊征收项目部,依法对空置地块内及周边未登记建筑进行认定,按期完成征收任务。在做好征收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开荒种菜专项整治行动,为争取最大民意,光明社区和车站社区闻令而动,不但在空地入口和菜地分别贴了告示,还一家家上门做菜地 “主人”的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社区“婆婆嘴”“铁脚板”的动员下,正式清理行动开始前,部分居民便已开始进行自清。随后,街道组织人力物力经过一个月集中攻坚,累计拆除超期临时用地工棚面积约39000平方米;完成土地平整约9800平方米,清理暴露垃圾94处,违规菜地35处,实现了净地交付。
该口袋公园正式开放后,将成为市民体验城绿共融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承百年文化记忆的交流空间。
位于建设七路的滨江市场,紧邻红钢城小学,每天早上7点开始,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市场附近机动车随意违停,买菜市民和送学家长人流叠加,导致此路段拥挤不堪,加上沿街叫卖声和车辆鸣笛声此起彼伏,可谓“一团乱麻”。
在重点突出点位整治工作中,新沟桥街道主动将其上报为市级问题点位,并成立工作专班,邀请青山区交通大队、青山区城管执法局参与配合行动。
专班人员早上6点半上路巡控,进行人流车辆疏导,交警对执意违停的车辆及时开出罚单,强化市场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在区城管执法局的支持下,专班在馨园北巷划出临时占道经营区域,将流动摊贩引导至背街小巷规范有序经营。市民陈先生说:“以前下楼这段路步行都不顺畅,整治以后,人车过往都畅通了,也安全了,这才是城市应有的样子。”
新沟桥街道今年共上报两个市级问题集中整治点位。围绕重点突出点位整治,街道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督促商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夯实精细长效管理,实现商户门前净化、绿化、美化;疏堵结合、教育与处罚并重,劝导商贩退市入店,或进入市场、临时点位规范经营。
今年以来,新沟桥街道共在重点突出点位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劝离流动摊贩540余次,整改出店经营124家。
6月10日,新沟桥街道科苑社区20街67门发现有人正在违法建设,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制止,并上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处置,责令停工,并要求当事人立即自拆,当事人最终在执法人员帮助下拆除。
今年上半年,根据青山区楠姆片城市更新整体规划,新沟桥街道多个小区被列入征迁范围,部分居民闻风而动,打起违建小算盘。为遏制征收区域内违建行为,减少征迁工作经费流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未雨绸缪,持续加强新生违建管控力度,截止目前,制止和拆除违建行为 8起,违建面积200余平方米。
与此同时,部分老旧小区开展基础设施改造,在改造施工过程中,一些历史遗留违建问题暴露,新沟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排除障碍,为改造工程保驾护航。
今年6月,辖区康盛大厦小区在楼顶防水隔热改造施工时发现,楼顶的一处历史违建阻碍了施工。街道组织力量准备进行拆除,但遭到了违建业主父母阻拦。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街道办事处以“谈”促拆,采取“与民共情”的方式开展工作,多次上门对当事人开展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同时又从其身边人着手,找到当事人单位领导和亲戚出面劝导,帮助他们理解违建的危害性以及本次改造工程带来的好处,考虑到社区一直以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过公租房等一些实际困难,业主终于同意拆除违建。
拆除完毕后,执法人员多次前往楼顶检查,并询问业主是否有漏雨、渗水的情况,以便向施工单位反馈,针对性做好修复改造工作。街道以“柔性执法”释放“刚性力量”,最终顺利完成了小区楼顶防水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实施“美颜术”,提升老城区环境品质。
扮靓滨江红城,未来更美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