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青山人大出谋划策!

全文检索,语义分析,在线查档......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实践,数字技术正引领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革,8月9日,青山区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组成人员深入青山区档案馆调研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展,为青山区档案史志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出谋划策。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温度”

走进查阅大厅,调研组一行查看了查档登记册和来访群众留言,看着诸多感谢信的话语,字字句句传递着档案工作的“温度”。

据悉,近年来区档案馆坚持以“基础建设为平台、规范体系为引领、资源建设为基础、项目建设为抓手、信息安全为保障”,有条不紊地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将纸质档案转化为内容清晰,查找方便的电子文本,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此外,为了方便群众,档案馆也入驻了“湖北政务服务网”和“鄂汇办APP”平台,使群众可以快捷的通过网上查档等方式,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系统流程再造

信息技术加速服务“速度”

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档案库房、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现场,详细了解馆藏情况和数字化流程,现场查看数字档案馆系统操作演示,体验了全文检索、文本识别等功能,感受到了档案数字化的高效便捷。

“我们采用全国领先的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通过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了档案的收集、保存、管理、利用程序,实现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的智能化,极大提高了档案服务效率,提升了档案安全性及可靠性。”档案馆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数字档案馆建设进展及项目优势。

挖掘红色资源

数字转型提升文化“高度”

档案馆紧抓数字化转型契机,充分挖掘红色档案史志资源,更新完善“青山绿水红钢城”陈列展、毛主席像章展等红色档案展览,策划线上展览,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在青山掀起宣传热潮;积极谋划市级历史题材落户青山,扩大内涵和影响力,讲好青山故事。

“要把准青山的历史脉络,结合二元结构突出的实际情况,在档案收集管理等方面,加强与武钢、一冶等区内大企业的联系合作,加大对青山江滩、戴家湖公园等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资料的收集指导。”

“要统筹考虑新馆建设、档案征集、宣传教育三个方面工作。加大征收拆迁类档案的收集指导力度,记录好、保存好历史痕迹;加强与街道社区的合作,共同深挖民间红色资源,丰富展陈内容,进一步擦亮青山的文化名片。”

调研组成员结合调研情况各抒己见,同时围绕“加强民营企业档案数据指导与管理”开展深入讨论。

对档案工作数字转型进展情况, 调研组给予了充分肯定。数字技术正引领和推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建设“数字档案馆”是实现档案史志事业数字化转型前所未有的机遇,更是历史责任。

调研组强调,要继续保持工作作风,充分发扬开拓精神。继往开来传承好、发展好档案史志事业,不折不扣完成《2022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要突出民生导向,持续积累开发。根植服务社会基础,注重民生资源倾斜,深挖历史文化积淀,主动服务民营民生,适应现实发展需要,着力体现档案工作的历史纵深感。要紧绷档案安全之弦,保障系统安全运维。常态化开展档案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确保档案安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