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9日-2月12日,武钢三中高二(12)班陶芷毅、高二(12)班周笑非、高二(12)班刘品仪、高一(13)班朱若萁在指导老师易梦婷的带领下,赴江苏省参加了2023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陶芷毅、刘品仪两名同学以出色的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分别斩获“最佳风采”奖和“最佳阐释”奖。
▲武钢三中模拟联合国社团合影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PKUNMUN)是我国第一个面向中学生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也是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之一,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联合国等多边议事机构的运作方式,感知国际关系与外交行为,了解世界局势变化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承办,吸引了全国九十余所高中的400多名学生代表及约100名指导老师参加,受到了北京大学校领导、招生办公室的关注,并获得联合国官员的支持。
2022年9月,大会第一轮通告发出后,武钢三中模拟联合国社团派出6名优秀成员参加学测,最终3名同学入选,还有1位通过特招被录取,分别参与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理事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二十八届缔约方会议四个委员会。之后几个月,他们在紧张的学业之余,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为本次大会做准备,包括阅读几万字的中英文背景文件,收集本国、同盟国资料,形成本国立场,并撰写立场文件和发言稿等。
大会开幕式于2023年2月9日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指导教师张海滨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中国逐渐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中国方案”的提出需要兼具全球视野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模拟联合国活动能够培养大量这样的人才。
▲开幕式照片
在紧张的3天7个会期中,在场的400多名高中生以各国外交官的身份,用自己的智慧、热情与能力,参与当下国际热点的讨论,通过磋商、谈判、签订协议,寻找改变的契机,寻求共赢的结果。武钢三中的4位代表在开幕式后就立即投入了紧张的会前磋商和准备之中。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理事会(WADA)
在7个会期中,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理事会的代表们讨论了完善治疗性用药豁免的申请程序、完善反兴奋剂行政管理系统等等,对相关国际标准的若干条款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可能的修正案。最终十余位代表作为起草国撰写了决议草案,由非起草国进行逐条审阅,最终全票通过了一份有12条序言性条款、29条行动性条款决议草案。
▲波兰代表-高二(12)班
陶芷毅发言
武钢三中陶芷毅同学认为在本次大会中贯穿始终的是与各国代表的合作,在用英语不断的磋商、动议、辩论中,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最终他以积极的合作态度与出色的语言能力,获得会场“最佳风采”奖。
▲陶芷毅同学获会场“最佳风采”奖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HRC)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场的代表们共同聚焦人口贩运及跨国犯罪问题的各国现状和立场,积极发言,进行思想交锋的同时,产出了近十份高质量的工作文件、两份决议草案、一份共同宣言,也针对一些跨国合作问题达成共识。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代表
高二(12)班刘品仪
武钢三中代表刘品仪在这次会议中对南美国家的现状多了一分了解,对人权的保障多了一分关切,了解了课本上了解不到的知识,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学术、演讲、写作和社交能力。她极具条理性的观点与方案给主席团留下深刻印象,获会场“最佳阐释”奖。
▲刘品仪获会场“最佳阐释”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与其他会场不同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件导向型的会场,以“数字环境下包容性文化和创意产业的新机遇和挑战”为主题,代表就该项目的长期有效性和资金分配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其后在主席团与代表的共同推动下,八份策划案皆经过具体讨论后,在表决环节顺利通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最终表决现场
▲“芬兰指挥家Dalia Stasevska”
高二(12)班周笑非
作为“芬兰艺术家”,周笑非在本次会议中认为应对文化产业中市场集中和垄断趋势和各国版权制度数字化变革的不足,在短期和长期内支持艺术家创作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她积极与相关企业家组建BLOG,深夜攥写项目策划修正案,内心的信仰不曾动摇。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第二十八届缔约方会议(COP28)
在七个会期中,代表们针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最终以一票之差未能通过最终的“共同宣言”,但代表们的展现出的专业性、严谨性与精诚合作的意愿给主席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波兰代表,武钢三中高一(13)班的朱若萁作为初次参会者最大的体会是,瞬息万变的会场极大地考验了个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平时积累。
▲“波兰代表”
高一(13)班朱若萁
“这里不是课堂,不是考场,没有凭考点也能得分,一字一句都需细细斟酌,从你代表的国家立场、国情、诉求等出发,每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需要时刻'在线'。”她认为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条理、精准的语言是这个战场上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波兰代表”高一(13)班
朱若萁参会证明、胸牌
在满满的三天会期中,代表们需完成7个分组会议,期间他们熬夜磋商、撰写发言稿、决议草案、修正案,常常到凌晨才能睡觉。
▲代表们自由磋商
本次大会在议题设置上立足于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交汇点,给出一个个难题的最优解,并鼓励。学生代表们在议题的讨论中,重新认识联合国的理想和担当,进一步理解国家、组织、个人等多种主体在“全球治理”中的巨大潜力,感知作为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
“纵横捭阖、折冲千里、运筹帷幄。”模拟联合国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一个锻炼表达、协商谈判和文件写作等综合能力,以及开阔视野、增长自信的平台。21世纪是充满变化与挑战的世纪,也是中国更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时代,在全球局势依然变化莫测的形势下,时代赋予了青年一代超乎以往的责任。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青年学生应当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培养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