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 青山绿水红钢城

青和居社区举办“牢记嘱托·追梦前行”专场文艺演出

自治:清洁家园美环境

法治:“顺顺吧”里解民忧

德治:道德讲堂育人心

区域化党建:社区与区直机关签订服务协议

“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是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座右铭

“是党派我来为您服务的”是党员干部工作中的“口头禅”

“天天敲门十八法”是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标准要求

“民呼我应”快速响应 职能部门常态沉底一线

青山区(化工区)全面落实市委“1314”党建新模式,持续深化“红色引擎共同创造”,以“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改革为契机,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主动治理和服务能力。

78支“好样的工作队”一线服务解难疏堵。“小区中央花园的路面破损,不方便雨天出行,老人容易摔跤。”青和居社区居民刘先生在“青山微邻里”上留言,社区网格员到现场查看后,通过“网格员晚会”上报至社区,社区迅速向部门“好样的工作队”发出呼叫,区城建局“好样的工作队”第一时间响应,对小区1000多平米的泥泞小路、黄土裸露地面、灌木垃圾死角等进行改造。据悉,青山区(化工区)在推进“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改革中, 78支职能部门“好样的工作队”常态沉底,坚持“社区吹哨、部门报到”,通过部门、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构建居民诉求快速反应机制,打造主动收集、主动处理、主动服务闭环服务链,将群众需求解决在基层“最末梢”。

“社区好味到”老人青年齐点赞。针对老年人就餐习惯,不断提升菜品质量,对行动不便居民免费送餐,在“青山微邻里”网格化服务信息平台开辟“线上点餐”功能,多渠道解决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就餐难题。在商圈楼宇创新打造“社区好味到·奔跑吧”,为创业就业青年提供集餐饮、休闲、交友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融宜业宜居与奔跑逐梦为一体。

“顺顺吧”服务拓展促和谐。青和居社区“顺顺吧”由“律师相约星期四”优化为“律师天天见”,确保时时解答居民涉法疑难、协调矛盾纠纷,还可以线上开展法律咨询,线上线下相结合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76起,实现矛盾不出社区。去年11月13日,青和居社区“顺顺吧”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在央视宣传报道。

“微邻里”“线上+线下”服务便捷全覆盖。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收集居民诉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供政务、生活、法律、文体、志愿、党员6大基本服务及各社区的特色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聚焦居民生活需求,升级优化“青山微邻里”,开通“生活缴费”“线上点餐”功能。优化“用户体验”,实现与医生、律师的线上互动。

全区总动员 “双进双服务”“清洁家园”党员群众齐上阵

组织带动党员示范。近日,青山区新沟桥街馨园社区居民杨先生通过“微邻里”平台反映:12街107门楼顶堆放的杂物散发异味,还存在消防隐患。社区网格员及时现场查看,发现依靠社区力量一时难以彻底清理。馨园社区向结对联系的职能部门发出呼叫,区城管局、区工商联、区司法局等单位第一时间响应,组织70多名党员,与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等一起用双手组成“人梯”,将半吨杂物一点点接力搬运至楼下。

多方联动群众参与。钢都花园管委会123社区在 “争当美丽家园建设先锋”活动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吸引辖区群众主动参与,会同社区党员干部、职能部门“好样的工作队”、物业员工等一道对小区内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参加义务劳动的居民们纷纷说道:“社区是我家,美好环境我们也要一起创造。”

目前,青山区(化工区)在每周定期组织开展“清洁家园集中行动日”活动,自4月2日召开“双进双服务”“清洁家园”活动动员部署会以来,青山区(化工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精心组织基层党支部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争当“五个先锋”,推动“清洁家园”活动提质增效。据初步统计,全区324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4554名在职党员完成对接报到。

除了各个社区常态化开展的清洁家园活动外,随着立面整治、主次干道硬化黑化等一系列行动的开展,青山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天天敲门十八法”贴心服务群众夸

4月9日,钢花村街117社区“天天敲门组”成员程春梅和朱功芝连续3次敲门,挽救突发重症90岁老人顾美珍的事迹在社区里传开。近年来,这一发源自工人村棚改区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模式在青山区(化工区)全面推广。

冶金街现代花园社区学习青和居经验,大力推广“天天敲门十八法”,敲出了“三治融合”新成效。“敲出”自治有温度。由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党员群众骨干200余人组成的10个“天天敲门组”,为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等送去关怀与帮助,引导居民开展自治。“敲出”法治有力度。社区定期邀请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等开展“法律讲座”“代表委员接待日”等活动,街道干部每周到社区“顺顺吧”倾听居民诉求,“微邻里”线上提供法律咨询,以法治思维纾解矛盾纠纷。“敲出”德治有深度。连续开展宣教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培育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崇德向善逐步内化为居民群众的新风尚,“红马甲”志愿者蔚然成风,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通过“包网格、包楼栋、包家庭”,做到社区居民关照全覆盖,服务无死角。“天天敲门组”将冷漠的邻里关系“敲”热“敲”暖,也“敲”出了人的美德。现如今,社区居民都带着满满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干劲十足地加入到“天天敲门组”队伍中,“天天敲门组”的队伍越来越强大。策划:中共青山区委组织部

撰文:李锐 覃柳玮 邓链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