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2021-05-25 10:21
家门口,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社会治理第一线。
“环境变美了,服务变好了,矛盾变少了!”在武汉市青山区,对于家门口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家门口,党组织延伸到小区,筑牢“红色堡垒”;
家门口,便民服务温暖人心,增强“红色力量”;
家门口,街坊邻里和谐相处,吹来“红色新风”。
小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
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单元,武汉市青山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以居民群众为主体,下沉党员积极参与,业委会、物业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的小区治理共同体,在家门口办好群众大大小小的事。
党群驿站建在家门口——
“居民大小事有人管了”
116小区党委书记石越在小区驿站帮居民办理老年证。
走进青山117社区116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墙上“党群零距离 幸福每一天”10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
40多平方米驿站内,居民可办理13项业务,党员亮身份、亮电话、亮服务,还有邻里议事桌、休息椅、饮水机、便民伞等设施。
“多年不用的水泵房,变成居民身边的‘小办事处’,党组织在家门口就是不一样。”正在办理退休年审的居民官汉韶竖起大拇指。
70岁的官汉韶是116小区居民。他说,以前,办理退休年审要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走路10多分钟。如今,小区党委书记、网格员、业委会委员、物业人员在驿站常态化办公,下楼就可办理。
这一转变始于小区成立党组织。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小区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支点。
青山区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小区党组织规范化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区组建党组织,延伸城市基层党组织触角,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116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自管党员200余人,116小区党委书记由117社区副主任石越担任,从群众威望高、服务意识强的自管党员中选任委员,从政治可靠、表现突出的党员骨干中择优吸纳充实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的组织架构。
“自从小区成立党组织,居民大小事有人管了。”石越说。
每天8时30分,116小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夏四银准时来“家门口”党群驿站上班。
“书记,我家下水堵了,可以请人疏通吗?”夏四银立即联系物业,很快,堵塞的下水道通了,居民的“心病”好了。
“书记,小区有一堆树叶,影响居民出行,赶紧清理了吧。”夏四银迅速赶到现场,带领下沉党员一起清理。
“红色堡垒”凝聚人心。“党组织建在小区,小区治理有了主心骨。党心民心凝成一股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官汉韶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青山区成立小区党组织205个,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
服务送到家门口——
“便民活动暖人心”
八大家花园42街小区开展“巧手做鲜花,把爱送妈妈”活动。
4月9日,青山八大家花园42街小区广场上热闹非凡,小区“便民秀场”志愿服务正在进行。
42街小区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物业,将义务理发、健康义诊、电器维修、手机贴膜等便民服务“搬”到居民家门口。
现场,志愿者们一边给老人理发,一边陪老人聊天,气氛温馨。
“剪了头发,感觉变年轻了,家门口就能免费理发,真方便!”70多岁的冯素琦连连叫好。
另一边,坏了的电风扇、“罢工”的热水壶、老旧的电饭煲等小家电,也难不倒志愿者王清钊。王清钊是一名电器维修工,他在为居民维修小家电的同时,还热情讲解日常保养知识。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王清钊说,小区党组织一声呼唤,只要居民有需要,他随时参与。
“便民秀场”、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小区广场带来的惊喜不断,居民们享受着家门口的便利和欢乐。
“红色力量”最暖民心。
青山区统筹小区治理工作力量,激发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开展党建引领“五好”创建活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生动格局。
在42街小区党委的引领下,小区党员群众纷纷行动起来,成立5支志愿服务队,服务居民。
文明先锋志愿服务队,“好市民”段国霞与志愿者一起,宣传政策、收集民意,积极为小区治理“建言献策”。
巧手当家志愿服务队,“好当家”朱明霞带领辖区10多名残疾孩子,学习手工制作,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孩子融入社会。
乐邻相伴志愿服务队,“好街坊”芦爱香用心关爱小区空巢独居老人,让老人不再孤单。
最靓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好学生”王晨轩走进小区,小手牵大手,表演文艺节目、捡拾生活垃圾,积极参与小区活动。
鲁班能手志愿服务队,“好员工”魏静立足自身优势,在困难帮扶、居家养老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便民活动暖人心,邻里关系日益和谐,向善互助蔚然成风。”42街小区党组织书记李艳朵说。
矛盾解决在家门口——
“三方联动”为民解忧
现代花园A区召开“三方联动”会议协商解决居民房屋渍水问题。
如何将矛盾解决在小区?
现代花园A区建立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小组、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会议,商议小区建设和治理难题,加强履职监督管理。
3月中旬,武汉持续降雨,A区3栋1楼部分居民房屋后面的绿化带形成洼地,容易积水,居民反映强烈。
3月19日,现代花园A区小区党组织牵头召开居民小组、业委会、物业企业共同参加小区治理联席会议,商议解决办法。
“积水怎么解决?”现代花园A区党总支书记徐志琴开门见山。
“将绿化带统一填平,铺设透水砖。”物业建议。
“部分居民在绿化带上自行修建围垸,无法统一填平,而且这些居民家中不积水,他们会拆吗?”业委会代表提出问题。
“小区的事,大家一起管。”徐志琴提出,让小区骨干党员、物业、业委会共同去做居民工作。
很快,三方形成共识。经过多次上门沟通,最终,居民们同意拆掉自家围垸,统一铺设透水砖。
“小区党组织来了,活力也来了,矛盾在家门口化解,润物细无声。”徐志琴说。
养狗养猫居民多,小区党组织因势利导,在绿化带增设宠物便便箱,提供拾便工具。
居民在房前围垸养花,影响小区整体规划,小区党组织经讨论研究,开辟一块“共享花园”供居民将植物统一归置。
如今,走进现代花园A区,道路平整干净,楼栋各具特色,绿植处处可见,居民亲如一家。
“小区温馨和谐,住得更舒心。”小区居民汪玉金说,大家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来源: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