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卢隽慧)“用饮料瓶做泵体,筷子当活塞,我的抽水机真的能吸水!”4月9日,武钢三中十一学校(南校区)八年级物理组一场“接地气”的学科活动热闹开场,近50件用饮料瓶、吸管、软胶等材料制作的活塞式抽水机亮相,让课本里的大气压知识从公式变成了会“喝水”的神奇装置,上演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创新实践课”。
活动现场,学生们用饮料瓶做透明泵体观察水流,涂蜡打磨解决摩擦力问题,给活塞裹绝缘胶让拉动更顺滑,缠橡皮筋增强密封性,甚至往乒乓球里灌水当阀门……尽管部分作品出现“筷子拉断”“密封不严”等状况,却难掩巧思。“每个‘不完美’的零件里,都藏着观察与改进的科学思维。”八年级物理备课组长鲍春梅老师表示,在现场“边展示边纠错”的互动中,大气压强、机械运动等知识点自然渗透。
本次活动前,物理组特意要求“只用日常材料”,倒逼学生告别“网上找图”,催生了大量“草根发明”:洗洁精瓶模拟阀门、气球皮演示活塞运动,甚至有装置画满卡通图案。“我们试了5次才让水顺利上升!”801班学生展示着磨毛的瓶盖,坦言“失败比成功更有收获”。
从教室到实验室,从课本到生活,八年级物理组正用一场场“接地气”的创新实践,让科学真正“活”了起来:当自制抽水机抽出第一缕水时,抽出的更是对探究的热情。正如学生们所说:“原来公式不是冷冰冰的,动手改一改,生活处处是科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