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青山|武钢三中赋

高擎教育之光,塑造美好心灵,64岁的武钢三中已成为颜值超高、底蕴深厚的国际范重点高中,不断续写着青山教育辉煌。《诗话青山》第五期用诗篇歌咏武钢三中,让我们跟随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刘江华,揭开武钢三中,“钢铁”是如何炼成的。

鄂邦故土,开国新府;

长江右岸,十里钢都。

客舟江上,明商慧眼识宝地;

北渡南归,举国俊杰建新城。

△1969年,武钢三中文艺宣传队在学校大门合影

 △1969年,武钢三中文艺宣传队女队员排练结束后,在学校操场合影 

△1969年,武钢三中文艺宣传队男队员排练结束后,在学校大门合影

△60年代末,到农村学农合影

△60年代末,学生干部在学校大门合影

△1970年,武钢三中二连暑假干部政治野营合影

△武钢三中八零届高二(3)班毕业纪念合影

△80年代初,武钢三中教工篮球队、排球队获武钢中小教冠军后合影

△80年代中期,武钢三中语文组到东湖秋游后合影

△80年代中期,武钢三中数学组春游在黄鹤楼合影


五九涤讪因钢兴,七八定鼎乘风起;

丁亥回归续辉煌,壬寅迁乔入华庭。

十载磨剑,四环四求一个目标;

百年树人,一主两翼六言立校。

壮哉,武钢三中!

据一区胜地,育华夏英才;

历三廿春秋,铸钢铁意志。

科学思维,人文素养;

艺体并举,多元成才。

借改革东风,揽五状元有荣耀;

凭时代洪流,夺廿金银存壮举。

日新月盛,数百清北称风流;

为国储才,成千国奖颂常青。

蜚声荆楚,堪称“竞赛核心”;

享誉华夏,号为“中国百强”。

美哉,武钢三中!

三载漂泊,终有归家之日;

多方勠力,喜逢梦圆之时。

匠心诚作越百年,琴心剑胆音绕梁。

智慧教室,

科技赋能何需凿壁借光?

“武广”味道,

舌尖青春自是齿颊生香。

曲径通幽,秋风落杏;

朝露清莹,孕诗育灵。

连廊互通,琼楼月辉;

大道纵横,方圆有规。

玉笛声声飞彩凤,碧波粼粼藏星辰;

嫣红翠绿进兴学,怡趣陶情省吾身。

幸哉,武钢三中!

三中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卿良师友,赠卿青春梦。

三季枯木逢春水,

一宵好雨润杏花。

师友云集,长卷青灯,

传道授业解惑暖心;

青衿星聚,韦编三绝,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朴朴校风,厚德载物;

莘莘学子,立言立功。

囊萤映雪,怀远志终达彼岸;

圆木警枕,务勤学自写华章。

嗟呼,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恰吾辈情怀;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皆我等心扉。

抚今追昔思接千载,

走笔行文感慨万端。

立片石以显文脉,

窥一斑足见精神。

立德不忘修身,格物牢记穷理;

博学贵在笃行,人生止于至善。


/ 作者介绍/

刘江华,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生活,喜欢写作,笔耕散文、诗歌,多篇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半月谈》《湖北日报》等报刊杂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