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
武汉“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网络投票正式启动啦
在54位“最美教师”候选人中
有3位来自青山区
ta们分别为
26号
武汉市钢城第二中学
刘洁老师
27号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张尊健老师
28号
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小学
沈晓娟老师
2023年度武汉“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教育局主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邀您为ta们投票,您的支持很重要!
投票时间
2023年8月25日 09:00
至2023年8月28日 09:00
投票规则
1.每个微信账号每天只可投票一次,每次投票可选择1—10位候选人;
2.严禁使用商业手段或通过其他不正当途径进行拉票、作弊,一经发现刷票行为,取消评选资格并进行通报。
投票方式
01
长按下方二维码
即可进入投票页面
▽
或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美丽青山”
在后台发送关键词
“最美教师”
即可获取投票通道
02
点击如下图页面
“首页”即可进入投票
03
下拉投票页面
选择“青山区”
再依次选择3位候选人
点击“提交投票”
即可完成投票
ta们是青山教师的缩影
让我们一起来
认识青山3位候选人
18年矢志讲台
她把温暖与爱传递给孩子
“这次的作业完成情况不佳呀,是不是遇到困难了?”“书写很有进步,不过其中有一些小错误,记得对照老师发的答案订正哦。”7月的一天,尽管已经放暑假,武汉市钢城第二中学班主任、语文老师刘洁仍放心不下班上的学生,身为学校办公室主任、年级组长的她利用参加学校教研活动的间隙,对孩子们的假期作业进行普查和个性化辅导。
钢城第二中学地处武汉市最大的棚户改造区,工作18年以来,刘洁有很多机会调离这里,但她选择了坚守。她说:“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到菜市场家访
她叩开学生的心门
语文老师刘洁和学生聊天。
在钢城第二中学,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家庭教育缺失。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刘洁和科任老师一起,以家访的形式走进每个孩子的家庭,寻觅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
往届一个学生小刚(化名),出现在学校时经常灰头土脸,衣服上到处是油印子。进校时的第一次考试,语文的满分是120分,他考了10分。刘洁打电话联系小刚的父母,电话那头说:“老师,我们没时间跟您见面,您对他管严一点,不听话就打。”
一个周末下午3点,刘洁和数学、英语老师一起到小刚家里去家访,约好的时间,家长却还在外面摆摊。帮小刚拟定了期末复习计划以后,三位老师一起动手帮小刚打扫房间。
后来,刘洁又进行了一次体验式家访——到菜场去帮小刚的父母卖菜,边卖菜,边和他们沟通孩子的问题。刘洁了解到,小刚的父母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批发蔬菜,晚上七八点卖完菜才能回家,小刚和姐姐常常连一日三餐饭都没有着落。
刘洁感到很心疼。她每天中午牺牲午休时间,把小刚叫到办公室,帮他补习基础知识,辅导他完成作业。她还请小刚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提升他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小刚在刘洁的关爱下不断进步,中考时,他的语文破天荒考了80多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洁的努力下,家长对孩子也多了一份关注与肯定,家校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抽奖时“暗箱操作”
她把温暖带给每一个孩子
语文老师刘洁帮学生分析试卷。
毕业多年的学生小唐在每年除夕都会准时给刘洁发来微信祝福。他说:“爱母亲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您就像母亲一样,给了我很多的关爱,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让每一届学生念念不忘的,是刘洁带给他们的生日惊喜。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在生日当天,都会收到刘洁送出的爱心礼物——来自班主任、家长或是好友的一封信,同学合唱的生日歌,一张漂亮的书签……很多家长在刘洁的邀请下,生平第一次给孩子写信,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常常让读信的孩子们热泪盈眶。平时不善表达感情的父子、母女,学会了彼此体谅,换位思考。
刘洁深知,平时表现得再大大咧咧的孩子,内心也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她不仅设置了班干部的岗位,还专门设置了班级志愿岗,空调管理员、生日策划员、绿植守护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小华(化名)一心想当体育委员,却在班级投票选举中失利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刘洁观察到以后,问他:“我发现你总是热心帮助别人,愿不愿意当我们的牛奶派发员,为同学提供志愿服务?”小华非常开心地接受了这一“职位”,每个大课间,他都会第一时间去领牛奶,再拎到班上分发给大家。在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小华渐渐找到了自信和快乐,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在语文和英语的背诵闯关活动中大放异彩。
刘洁还会根据学生每周的表现给他们打分,并兑换抽奖的机会,奖品是各种奇奇怪怪的奖励,却大受欢迎:午餐点歌券、观影券、万能券……今年“六一”,孩子们集齐了刘洁规定的5张“召唤神龙”观影券,全班同学一起看了场渴望已久的电影《满江红》。
到了冬天,很多孩子会冻脸、冻手,刘洁就准备一些面霜、护手霜和手套,再利用抽奖活动进行“暗箱操作”,把这些奖品送到有需要的孩子手上——既呵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求。
教孩子表达爱
她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
老师刘洁在办公室备课。
刘洁班上的很多孩子,家长常年忙着打工,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懂得表达爱意,有时还出语伤人,亲子关系紧张。
班上一个孩子阳光开朗,风趣幽默,被同学们称为“开心果”,可他因为成绩达不到父母预期,常常遭到责骂。有一次,他伤心地在分享每天心情的“暮省本”上告诉刘洁:“我好不容易因为课堂表现好,得到了班级‘当日之星’的称号,本以为回家会受表扬,结果妈妈劈头盖脸又是一顿骂,问我为什么数学作业没有按老师要求完成。”
男孩的妈妈工作十分忙碌,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却对孩子抱有很大期望。刘洁及时跟男孩的妈妈沟通,表扬了孩子的进步,建议她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多一分耐心与包容。孩子的妈妈十分感激,表示今后一定会注意教育方法。几天以后,这个孩子走出了低落的情绪,又在“暮省本”上画了张自己的漫画像,说:“我还是要做回那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
“三八”妇女节,刘洁组织学生开展“手工礼物送妈妈”“真情诗歌颂妈妈”的活动,并将诗歌编辑成册,送给妈妈,引导孩子们学会表达。“五一”劳动节,她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小妙招”分享会,班级涌现出一批“纱窗清洗小超人”“牛皮癣去除小能手”“茶垢清洗小能手”……孩子们回到家里,动手清洗纱窗、清洗水杯里的茶垢,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母亲节当天,她又召开主题班会,播放泰国《为母则刚》的公益广告,孩子们展开热烈探讨,懂得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付出,学会了感恩。
学生刘佳涵的妈妈在班级群里留言:“在孩子眼里,我是个爱唠叨的‘唐僧妈妈’。通过刘老师这种爱的教育,我跟他有了久违的亲密互动,收获了最简单的喜悦,也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和反思。我要学会爱,表达爱!”
十多年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历程充满了欢笑与泪水,也让刘洁获得了鲜花与掌声。她所带班集体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她先后荣获武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山区师德先进教师、青山区十佳辅导员、青山区十佳班主任等荣誉。
用心、用情讲好历史故事
他的党史课让学生“感动哭了”
“实现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历史教学,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7月下旬,学生早已放暑假,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的历史老师张尊健仍在伏案工作,他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反复修改教案和课件,力图让自己的历史课更接地气。
48岁的张尊健是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导处副主任,也是省市骨干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被学生和同行亲切地称为“好大一棵树”——不仅是因为他身材高大,更是对他立德树人、师德高尚的褒奖。
从《觉醒年代》讲到家国情怀
他的党史课让学生听哭了
张尊健说:“一切过往皆是历史,过去是现在的历史,现在是将来的历史。”教材上的历史往往比较抽象,张尊健十分注重挖掘丰富的历史细节,展现历史的温度,并发掘它的思想性,提升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他的历史课生动、鲜活,深受学生喜爱。
张尊健以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为素材,以公益在线直播课的形式主讲《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线上党史课,收到全国各地在线学习者的201725个点赞,听课的学生直言“感动得哭了”“有百家讲坛的大师风范”。
2021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中,张尊健以《钢铁为证》为题,组织学生回顾了在党的关注下青山的变迁与发展,受到听课师生的好评。课后,他还带领学生去戴家湖公园、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武钢博物馆、武钢一号高炉遗址等地开展研学,现场给孩子们讲述青山区工业化过程,让他们直观感受家乡的变化,引导他们赓续红色基因,培根铸魂。
张尊健先后主持(参与)开发了8门校本课程,出版了8本校本(地方)教材,其中《军事史论与实践》《低碳生活》被评为全国优秀课程,《低碳生活》获湖北省校本教材评选特等奖,《青山史话:从荒原到宜居城区》获湖北省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
在实施校本课程《青山史话:从荒原到宜居城区》过程中,张尊健发现同学们对家乡的变迁非常感兴趣,就指导学生实地参访青山镇、武丰闸、青山江滩、戴家湖公园等青山胜景,了解其前世今生,开展“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历史写作。其中,张宇婷同学通过一个暑假的走访和记录,完成的作品《青山古镇的蝶变》获得“燕园杯”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比赛一等奖。
到拉萨去家访
他的脖子上挂满了哈达
2018年暑假,张尊健和学校的生活老师一起,一路护送十多个高一的西藏生回拉萨。到达拉萨站以后,西藏各个地方教育局的老师把住在林芝、山南、日喀则的孩子们接回家。还有四五个家住拉萨的孩子,张尊健就亲自把他们送回家里,并进行家访。他向学生家长详细介绍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待。
有的学生家长不会说汉语,要通过亲戚转述,沟通得有些费劲,但他们对远道而来的老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分别之时,每个孩子的家人都给张尊健送上哈达表达感谢。脖子上挂满哈达的张尊健被他们淳朴、真挚的情感打动,更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为求学远离家乡的西藏生们刚到武汉时,常常水土不服。一个叫旦增确吉的女生患有胃病,发作时腹痛难忍,张尊健总是第一时间安排老师,或者亲自送她到医院急诊室就诊。期末考试期间,旦增确吉的胃炎又发了,张尊健陪她一起去医院做检查,CT、B超都显示没有大碍以后,又每天陪她去社区医院打针,并安慰她不用担心缺考。旦增确吉病好以后,张尊健帮她找来期末考试试卷,叮嘱她一题一题地完成。
外地学生感到家的温暖
师生共同出资发放助学金
学生小博进入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时,父亲因工作变动,刚刚带着他从外地来汉。张尊健观察到这个孩子有些沉默寡言,没什么朋友,就经常找他聊天。
得知他因为自己说话带有南方口音、担心同学嘲笑时,张尊健特意给他安排了一名“社牛”同桌。阳光开朗的同桌经常和小博说说笑笑,带他融入集体,慢慢地,小博感到自己不再孤独。
学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小博虽然没有报名参加,但坐在看台上的他开始为参赛同学加油助威,与身边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这些变化都让张尊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三年里,原本敏感、内向的小博在这个班集体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高中毕业以后,小博一直跟张老师保持着联系。工作以后,为了回报学校及老师充满仁爱之心、耐心温和的教育,他提议出资,和张尊健老师一起,每年给一到两个贫困学生发放“博学助学金”,进行爱心接力。张尊健对此非常赞成。师生的这个善举一直坚持了下来,至今已有9年。
数学作业是“制作美食”“游东湖”“保护视力”
她让每一个孩子品尝到“数学的味道”
“沈老师好,我是您2016级的学生。”近日,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小学教师沈晓娟收到了一个添加QQ好友的申请。刚进入初中的小虎(化名)向她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沈晓娟欣喜地发现,当初的“调皮佬”变得懂事了。网课期间,小虎曾沉溺于网络游戏,沈晓娟常常和他促膝长谈,在她的正面引导下,小虎对未来有了明确规划。
沈晓娟是吉林街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也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教务主任。工作20多年来,她所带的一届又一届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成为她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教师沈晓娟在给孩子们上数学课。
1999年,刚参加工作的沈晓娟承担了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就碰到了一道难题。班上一个叫小睿(化名)的孩子患有神经性耳聋,无法正常听课,数学成绩只有个位数。孩子也因为患病变得敏感、自卑。
小睿的家庭环境不太好,当时的医疗条件也有限,助听器的效果不佳。沈晓娟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对小睿多了一份关注。在征求了家长的意见以后,沈晓娟每天下班后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对小睿进行一对一辅导,为了让小睿听清她说的话,她不仅提高了音量,还做出夸张的嘴型,帮他弄懂当天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点。补完课,沈晓娟的嗓子常会疼痛、嘶哑,但看到小睿会心的笑容,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天一小时的义务辅导,沈晓娟坚持了五年。
三年级期末考试,小睿破天荒考了61分,第一次及格了。沈晓娟隆重地为他举行了一场颁奖典礼,还送给他一支钢笔,鼓励他的努力与坚持。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小睿感动极了,抱着沈老师泪流满面。
沈晓娟认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应该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宽容、赏识他们,关注他们心灵的成长。
往届学生小黄如今已经成为一名演员,2022年夏天,她在武汉拍摄电影的间隙,特意回母校探望了沈老师。小黄在校时成绩并不出众,但性格活泼开朗。沈晓娟抓住她喜欢表演的特点,挑选简单的基础题请她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解,锻炼她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鼓励她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节、小人才比赛……后来,小黄进入演艺专业学校学习表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数学教师沈晓娟在辅导孩子们的作业。
土豆体积怎么算?
她带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哪怕一个小小的定向问题。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当我了解了定向运动之后,我明白了要说清楚自己的位置,除了要说清楚自己的方向外,还要准确表达出距离。”“在四年级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我又掌握了三条口诀:第一,确定观测点画出坐标;第二,确定方位所在的角度;第三,说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这是沈晓娟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小魏在四年级时写的一篇数学日记,发表在了《家长报》上。如今,小魏正在法国读研,他思维敏捷、善于钻研,数学成绩优异,这得益于小学时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从小养成的善于思考、善于钻研的好习惯。
请学生整理每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带学生写数学日记,鼓励他们动手做数学实验……沈晓娟的数学课堂总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她以“兴趣”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火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浅出、亲切生动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如何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沈晓娟的启发下,同学们回家寻找相关物品做起了实验:他们从妈妈买回的晚餐食材中找出了番茄、土豆和苹果,又找出量杯加入适量水,再把这些不规则的物体浸没在量杯里,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再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同时也更深刻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如何求圆的面积?在沈晓娟的带领下,孩子们又拿起剪刀和纸,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
你们家里装修是贴的墙纸,还是刷的涂料?你能算出它们的面积吗?沈晓娟抛出疑问后,孩子们兴奋地回家寻求答案,第二天回到教室,他们对比发现,在房间里,涂料的面积通常要比墙纸的面积多算头顶的一个面——数学真是太有趣了!
教师沈晓娟在准备新课的内容。
美味佳肴成作业
孩子们品出满满的“数学味道”
“双减”政策出台后,为了真正减轻孩子们的作业负担,沈晓娟加大了自己的备课量,她潜心研究教材在生活中的各个延伸点,精心设计作业,不仅将每天的作业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而且充满趣味。
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这个单元后,沈晓娟设计了《我是厨师小达人》的主题式实践作业,同学们兴趣盎然,自发地分成3个组积极参与。
调查统计组的同学以四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营养美食调查问卷,利用统计的知识确定了5道美食——红烧鸡翅、香煎小黄鱼、番茄炒蛋,清炒油麦菜和冬瓜丸子汤,并计算出它们的营养含量。
食材采购组的同学分头调查学校附近的菜场的菜价情况、菜品新鲜程度,以及抵达菜场的路线长短,最终确定了去菜场的最优路线,考虑问题周到全面,优化的数学思想得到充分展现。
菜品烹饪组的同学大展身手,通过向父母请教、跟视频学习,了解每道菜的做法及所需时间,在双灶台同时开火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烹饪顺序,设计出做菜的流程图,计算出炒菜的总时长是40分钟。孩子们在享受亲手制作的美味佳肴时,品出了满满的数学味道。
吉林街小学八大家花园校区数学教师沈晓娟。
利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春游的人均消费,搭配出同学们喜欢的春日午餐,选择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调查全班近视情况,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提出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利用四则运算,设计到欢乐谷游玩的最佳用车方案和门票购买方案;利用所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搭汉字、数字和英文字母……在沈晓娟的带领下,数学组的老师脑洞大开,设计出妙趣横生的数学作业,共同编撰了吉林街小学校本课程《人教数字教材小学数学作业资源建设》。
沈晓娟被评为青山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并加入武汉市首届“黄鹤英才”名师工作室,成为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学会会员,执教的优质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区级一等奖。她曾获武汉市优秀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教师交流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您的一票很重要
请为青山教师
投 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