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乡愁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它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是撩动心弦的深处记忆。
青山历史,风土人情,你知道多少。
一个传说故事、一栋老房子、一块路名牌、一句方言、一种味道……
阅尽千年历史
青山风景独好
“美丽青山”乡愁文化栏目
《青山那些事》
找寻记忆中的青山乡愁
今天请看
任家路,仁义之路!
「任家路」位于青山区红卫路街道所辖地段,是和平大道两侧从建设三路到三弓路的区域,堪称青山区的西大门。
△图片来源:青山地名文化故事。
清末民国初,任家路原本只有上三弓路和下三弓路。两路之间,住着一位姓任的地主,雇用了大量的雇工种植大片庄稼。上、下三弓路的农民出门办事、田间劳作,得绕着任姓地主的田边通过,既耗时,又费力,极不方便。
△图片来源:青山地名文化故事。
此时任姓地主虽有成片的土地,富甲一方,但家中人丁不旺,后辈不济。为积“善德”,这位任姓地主便从自己的土地中间,辟出一条横贯上、下三弓路的小路,给行人以方便。此举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便将此路取名为“任家路”。
后来,任姓家族外迁他地,不知所踪,仁义精神却流传下来,“任家路” 路名沿用至今。
△图片来源:武汉科技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5年青山区建区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任家路建设突飞猛进。青山区高等学府 “武汉钢铁学院”,每年为国家造就一大批钢铁工业的专业人才。
武汉钢铁公司第四招待所,以优质的服务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为祖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办公大楼里时时传来探明矿产的喜讯。一冶专用码头成为水泥等建筑材料运往香港的外运码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任家路一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青山区重要的商贸区域。
原来高低不平、泥泞满地的“任家路”小道,如今变成笔直宽阔的和平大道,地铁5号线飞驰地下;武汉钢铁学院变身武汉科技大学,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武商城市奥莱、奥山世纪城两大商业体,吃喝玩乐购一条龙,是青山人休闲首选之地;宝业大厦、吾行里汇聚创新企业,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焕新而来,助力青山经济发展。
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四季葱茏,成为青山西部城市氧吧;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小区,那是青山人幸福安居之处。
任家路,仁义之路。
青山人精神所在,正被世人所熟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