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省、市、区关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部署,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武汉市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解放思想、特色工作、重点工作落实上实现重点突破,改善群众身边的水环境,提升水务服务质量,将共同缔造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厘清思路
在解放思想上实现突破
听干部职工“谈水情”,共同捋出工作上的“梗儿”,为高效率工作扫清障碍。区水务和湖泊局党组组织召开各科室、基层单位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广泛听取干部职工反映工作中的现实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关系全局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发展的危机意识。在聚焦问题的同时,干部职工同步提出问题解决建议、意见,共同思考谋划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后续推进水务事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多场座谈会开下来,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整体的工作氛围都在悄然发生转变,主人翁意识普遍提升,工作更有干劲。同时,因为座谈会上大家共同找问题、想办法,群策群力,很多问题的思路被打开,干事更有方向!
听部门企业“议水事”,共同分析合作中的“症结”,为高水平合作铺路搭桥。局党组书记、局长带队到市水务局、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环保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市区各职能部门和武钢能环部、宝武水务、北湖污水处理厂、区国资集团等企业走访、座谈,虚心向市区各职能部门和合作企业问计问策,争取支持和帮助,共同查找合作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不利因素,加强沟通,增进彼此互信,为今后与市区各部门、企业单位开展高水平合作、推进彼此高质量发展铺路搭桥。
△青山港亲水平台
武钢房产公司青扬港厦项目紧邻青山港,为了提升项目配套绿地建设,项目方希望将绿地、亲水平台设施向青山港延伸,打造一个综合的亲水平台。10月初,区水务和湖泊局收到企业申请后,立即组织人员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亲水平台建设方案的雨水导流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目前,青山港亲水平台主体工程已完工,周边的居民即将新增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听社区居民“说水患”,共同查找家门口的“水忧”,用高质量服务赢得民心。区水务和湖泊局深入街道社区走访居民,紧扣居民家门口的涉水烦心事找问题,聚焦居民最紧迫的用水、排水需求,面对面听居民拉家常、倒苦水,点对点核实问题,不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为科技苑社区铺设沿路站石
先后解决了科技苑社区沿路站石铺设、路面升井,铁铺岭社区武钢单身宿舍渍水改造,钢花村街道111社区84门、85门下水管道堵塞、119社区附1-7门下水管堵塞、120社区27门-52门排水不畅等多个问题,收到感谢锦旗或感谢信息10余次。区水务和湖泊局为社区清理水患、修复小区路面、改造易渍水点的事迹多次被长江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宣传报道。
创新发展
在特色工作上实现突破
积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山先行区建设。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山先行区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能够充分挖掘青山文化资源,串联青山滨江区域文化符号,辐射周边“一轴两区三城”建设,从而带动青山区高质量转型发展。
△青山湿地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效果图
目前,已完成《武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山先行区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先行区建设项目里两个重要子项工程:江滩闸口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已于2021年4月10日改造完成;青山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一期、二期已开工建设。为进一步提升青山滨江品牌形象,青山江滩成功申报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并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1月5日至13日在武汉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青山江滩作为点位之一,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积极推进再生水利用试点区建设。区水务和湖泊局对接青山东部工业企业,调研工业用水需求;对接园林、城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调研市政杂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多次专题召开会议,深入研究青山北湖流域再生水利用项目总体方案,不断优化完善方案。此外,区水务和湖泊局以批复青山区作为武汉市再生水利用第一个试点区为契机,从工业用水和生态补水为重点先行先试,全力打造国家、省、市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目前,项目一期可研已获得批复,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积极探索武惠堤防经济林种植试点项目。为大力发展水利经济促进我区生态堤防建设,区水务和湖泊局切实推进整体堤林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对武惠堤防经济林种植进行探索。
在充分市场调查、产业研判后,形成依托市场力量,区水务和湖泊局优选品种、商品化打造、精细化管理的改革方向。积极对接设计单位,就武惠堤经济林打造、布局等重要内容制定了初步方案,充分挖掘水利经济价值区水务和湖泊局组建考察队伍赴武昌区、蔡甸区、东西湖区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堤防“两林”发展新路径,挖掘林木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新途径。
保障民生
在重点工作上实现突破
聚焦易渍水点改造,守住安全底线。区水务和湖泊局对全区易渍水点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逐一制定详细的整治工作方案,目前已完成碧园社区、吉林街南亭花园、建港南路126北门、航舵社区、宜居路等30处点位,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活动成果有形有效。
9月下旬,楠姆社区因滨港路小区4门地下管网年久失修,易出现积水内涝、污水漫溢现象,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向区水务和湖泊局求助。区水务和湖泊局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协助分析原因,寻找堵点,并指导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对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通过全程专业技术指导,改造如同按下“快捷键”,很快取得成效,10月上旬完工后,该处路面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聚焦河湖保护,守住生态底线。区水务和湖泊局组织开展河湖长制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系列宣传活动,青山港获评武汉市“美丽河湖”,长江青山段民间河湖长吴有才被评为全国“最美河湖卫士”。局属各单位组织党员带头到江边、渠边、河边分发宣传单,宣传湿地大会、《长江保护法》和河湖保护宣传册,带动和引导活动现场市民加入河湖保护志愿者队伍。
11月2日,北湖泵站组织党员到联丰村北湖大港前池口水域清理垃圾,并向周边村民宣讲港渠保护法律法规;
11月4日,排水泵站组织党员和30多名市民志愿者到建设五路路口长江堤上,向过往行人、晨练者宣传《长江保护法》,发放《湿地大会》宣传单,河湖保护宣传册,并邀请市民一起加入爱江护河志愿队;
11月9日,局水政大队组织干部职工到长江青山水源地护栏边上,向路过居民分发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宣传画册,普及饮用水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
△“美丽楠姆·共同缔造”护河活动启动仪式
11月19日,区水务和湖泊局联合冶金街楠姆社区,在落步嘴闸休闲广场开展“美丽楠姆·共同缔造”护河活动启动仪式,召集了由小学生组成的雏鹰护河志愿队和由居民组成的护河保绿队等共计两支社会志愿者队伍,共同保护辖区青山港。活动现场,社区干部带领全体护河志愿队员进行护河宣誓,并发放巡河保洁工具,仪式结束后,区水务和湖泊局工作人员分头指导两支队伍规范开展了巡河保洁,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保护青山港等辖区河湖的积极性。
△钢都花园街道125社区二次供水改造
聚焦供水改造,守住民生底线。用水事关千家万户,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和民意调查,区水务和湖泊局2022年计划完成28处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解决群众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精准了解群众需求,聚焦百姓心声,与社区、施工方协调配合,采取各项措施,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环境。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现代花园A区居民强烈反应家中学生上网课受施工影响较大的问题,区水务和湖泊局立即与施工企业进行协商,要求加强小区施工人员管理,固定在一定范围与时间段内进行作业,同时与社区加强沟通协调,“见缝插针”进行施工,尽可能在施工不扰民的前提下保障工程进度。目前,28处点位主体工程已完工。
凝心聚力,共建绿水青山。
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一直在行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