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创造奇迹

    我叫陈康,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也是一位残障人士。1989年我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因为早产的原因,父母被告知我可能是一个“不健康”的孩子,但是他们坚持把我抚养长大。但到了三岁时我还不会说话走路,最开始以为是缺钙,后来才发现越来越不对劲,到医院最终确诊为脑瘫,此后便是漫漫康复之路。我从十岁开始住在托管机构,后到残疾人福利院,再到如今的养老院,竟已二十多年。因为行动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右手也不受控制,但我依然开心的长大了。最开始我在托管机构学会了拼音认字,后来到了福利院,为了锻炼我们的手部力量,又开始学习剪纸。我很珍惜在托管机构和福利院的时光,尤其是在福利院,我度过了青春,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除了在机构与福利院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我从小也十分喜欢听歌,音乐陪伴我走过了成长的每个阶段。福利院王院长得知我喜欢唱歌,便在联谊活动上叫我上台表演,但由于过于紧张,表现的不是很好,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寻找专业力量来训练自己。


图1:陈康在武钢残疾人福利院联谊表演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通达,一切都变得异常便捷,2017年我接触到了如全民k歌等音乐类app,也尝试着在k歌软件上练习唱歌。最开始仅是个人娱乐,但我发现也可以在上面寻找专业的声乐老师学习,很幸运,我结识了两位非常有大爱的声乐老师。

偶遇良师 坚定改变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全民k歌上结识了李军老师。当时只是觉得他唱歌很好听,又掌握很多声乐理论,便关注了他。但2018年他因为一次心脏手术,术后出现了半身偏瘫,一侧嘴唇不受控制的情况,讲话方式和当时的我一样口齿不清。但我还要更为严重一些——说话流口水,冬天的时候会把棉衣棉裤搞湿,别人和我讲话的时候需要靠猜,甚至需要“翻译”。当时我整个人也处于一种极度自卑的心理状态,不敢注视别人的眼睛讲话,只能将头偏向一边来表达我对交流的抗拒,甚至会因为别人听不懂我讲话而选择不讲话,通过这种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与外部世界隔绝。但当我亲耳“听”到李军老师如何一步步地通过复健恢复到原先的语言能力时,我备受震撼。李军老师用他的自身经历证明了人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甚至能恢复到像常人一样。于是我开始跟随李军老师学习声乐,并加入了他的班级。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练习“听音”,但音高总是差一点点,不过李军老师对我很“宽容”,甚至在最后的班级考核中多给了我5分,但我对自己的表现依旧不满意,觉得自己并没有“长进”多少,没有达成自己预想的目标,有些辜负老师的指导,但是依旧非常感谢李军老师为我作出的榜样以及对我的鼓励。

    2020年5月,在李军老师的一次直播连麦时,我又认识了孙璐老师。她与李军老师一样,都有相当丰富的声乐教学经历,但是与李军老师不同的是,孙老师的教学风格更欢快,同时也更直接、更细致。老师点评了我的作品,直指我的问题。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私信了孙璐老师想获得她的一些指导,她听说我的情况便邀请我进入了她的班级。老师每次点评我的作品时,都会首先和直播间里的陌生人解释我的情况,防止别人对我的苛责与不理解,但是老师在专业点评方面却非常犀利,每次都直指我的咬字,孙璐老师说“你要坚持每天练习,不要停下来,我对你的点评首先听的就是咬字,不管是为了唱歌还是为了恢复,如果可以通过唱歌来恢复(语言能力)不是更好吗?”。


图2:从左至右为孙璐老师、李军老师

坚持练习 不惧困难

    得到老师的鼓励后,我开始坚持每天练习。老师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我进行指导,在理论上,孙璐老师还悄悄地把自己的课件发给我,帮助我在理论层面上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在实践层面上,她每天下午都以直播的方式对我们这些学员进行指导。但是老师也说了,声音的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只要坚持练习,积累到一定时间会有一种“通感”。不过最让我头疼的是老师讲的那些专业名词实在太过抽象,比如说“共鸣”。但与最难练习的气息咬字和发声相比这些都是小阻碍,由于以前没有训练过这些,练到这几项基本功时非常吃力。

    还记得刚开始跟着李军老师做第一个练习听音时,我跟着歌曲模唱音高、训练听感,只是这一个就磨了半个月,因为气息薄弱,我不能做到很好的发声,咬字也非常僵硬,因此刚开始唱歌时很不连贯。再比如孙璐老师经常说我唱到高音时特别容易扯嗓子,为了纠正这个坏毛病,我便在每次练习时尽量去控制自己不要“伸脖子”去扯音高,而是让自己更放松,通过控制气息来控制音高。尤其是我在练习咬字时,由于流行唱法对字头要求“轻准快”,而我正常讲话的字头非常的模糊,尤其是说话时右侧牙关特别生硬,对我的训练造成了很大阻碍。但经过持续坚持,现在情况好了很多。


图3:练习唱歌的陈康

    在面对以上这些困难时我并没有想过放弃,我的想法非常简单,既然老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指导我,我就不能辜负老师。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尽最大程度去弥补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先天缺陷。让人惊喜的是,通过不断练习,我确实看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看到改变 超越自己

    前述提及我之前讲话流口水特别严重,但是通过这两年的不断练习,我口腔肌肉的控制力得到了极大地训练与提高。有一天我妈妈对我说“哎?我发现这段时间你流口水(的毛病)好多了”,我才在这个时候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变化。看来正如老师所言,能力的提升是缓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算每天进步一点点,经过两年的积累,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与提升。

    这两年的练习对语言能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之前看到陌生人,第一想法就是“不要和我交流”,就算有对话也很别扭和自卑,感觉别人也听不懂我讲话。但现在面对陌生人时我更敢于主动对话交流,他们也能听懂我在说什么,不再需要经过别人的“翻译”了。孙璐老师也说:“以前我点评的时候不看歌词根本就听不清你在唱什么,但我现在不看歌词也可以听懂,现在我能听清90%,以前可能只能听清30%,这就是你的进步。以前你的气息不通不顺,尤其是‘撑’着唱,现在我觉得好多了,你这种情况现在很少了......这也算是一种奇迹吧!”。

图4:陈康生活照

    如今学习声乐快两年了,除了现在继续和老师点对点学习,每天练习和夯实基本功之外,也会借鉴其他老师的一些实用唱歌技巧,虽然我不知道能学到几成,但我起码尝试过,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尝试!我也是想通过这篇文章鼓励和我身处同样困境的朋友们,尽管我们在身体机能方面先天存在缺陷,但我们依旧可以通过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来不断地提升自我,寻找生命的意义,或许是工作,或许是写作,或许是书法,或许是......或许和我一样是音乐。就像孙璐老师和我说的:“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包容生活,因为我们生而为人,一定要开开心心的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